icon-search
icon-search

嬰兒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新手爸媽必讀

嬰兒發燒的正確處理方式,新手爸媽必讀

家中有嬰兒的家長在照顧過程中,最常見到也是最令家長擔憂的問題就是發燒。因為嬰幼兒抵抗力較弱,一旦受到病毒或病菌感染,常以發燒症狀來表現。如何正確測量體溫?發燒幾度與哪些情況應該立即送醫?哪些情況可以繼續觀察?發燒是兒童生病最常見的症狀表現之一,但發燒未必就是疾病引起。發燒可以促進免疫功能,貿然退燒未必有助孩子的健康,應把握正確處理原則,避免不當的退燒方法,才能夠協助孩子康復。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郭和昌接受《媽媽寶寶》雜誌採訪表示,「發燒的定義是指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肛溫是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溫度,但三個月以下的嬰兒,或一個月以下、體重過輕的新生兒,則是改量腋溫與背溫」。

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但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

釐清發燒的原因

當幼兒發燒時,爸媽可以先觀察,最重要的是先釐清發燒的原因。至於幼兒為何會發燒,可從下列兩大主因說起:

1.穿太多或身處悶熱環境

爸媽總擔心孩子怕冷,習慣性會幫寶寶穿多一點衣服或蓋很多層被子,加上環境悶熱,於是出現體溫升高的情形。多位小兒科醫師表示,門診中常有父母測得寶寶體溫偏高,約37.8℃,就急著帶寶寶來看診,結果卻發現是因為給寶寶穿得太多導致體溫增高。因為嬰兒的中樞神經控制系統還不成熟,控制體溫的能力較薄弱,體溫也容易隨外界環境溫度變化而升降,因此,讓寶寶置身在通風的環境、適宜的室溫下,並不需要穿太多衣服,至多比大人多一件即可。 

2.感染病菌引起的發炎反應

當身體受到病菌感染而出現發炎現象時,會藉由發燒發出警訊,這是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入侵體內的病菌。哪些疾病會引起寶寶發燒?嬰幼兒期常見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腸病毒、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炎、輪狀病毒、腸胃炎等的機率增加,這些疾病都會引起寶寶發燒。此外,嬰兒玫瑰疹、川崎氏症,或是細菌感染,例如中耳炎、肺炎、扁桃腺發炎等,也會引起發燒症狀。

寶寶發燒爸媽該做的事情

重新認識發燒的影響,確認寶寶發燒了,父母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大部分父母會立刻給寶寶吃藥退燒、接著第一時間掛急診。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發燒雖是生病的警訊,但也是人體免疫機制的正常反應,當人體受到病毒或細菌入侵,會自動將體溫提高以殺死病毒、病菌,因此,發燒其實是人體免疫系統為了殺菌所產生的自然防禦機制,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身體免疫反應,反而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了解這一點之後,父母面對寶寶發燒,才不會急著跑醫院掛急診或是給寶寶吃特效藥,想要讓寶寶趕快退燒。

當寶寶發燒時,並不需要立刻掛急診(但若是3個月以下新生兒,或是第一天發燒體溫就超過40℃,或是燒退了之後又再度發燒超過39℃二至三天,應立即就醫。)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有些病菌或病毒感染有潛伏期,即使立刻送醫,醫生也未必能馬上從發燒症狀來正確判斷疾病,多數是以症狀治療及觀察為原則。

退燒的時機

發燒大多是因為一般感冒病毒所引起,這一類的發燒通常幾天內就會自動退燒,退燒藥物只是緩解發燒所產生的身體不適,並非殺死病毒。因此若非發炎性疾病導致,例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由於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至於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超過39°C)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時,並不需要積極退燒。

有些家長擔心如果不積極退燒,孩子的體溫可能一直往上飆高,其實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坊間孩子腦子燒壞的傳說,其實是孩子罹患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經後遺症,與發燒無直接因果關係。

嬰兒發燒時的正確照護

當幼兒發燒時,建議照顧者讓幼兒多喝水來補充水份,避免因發燒期間流汗過多而脫水,只要沒有嚴重的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就不必以吊點滴來補充水分。穿著舒適吸汗的衣物來幫助散熱。不需穿太多衣服或包包巾來逼汗,流汗太多反而容易造成身體的脫水。洗溫水澡有助緩解發燒症狀;但是使用冰枕無法使感染症退燒。持續高燒應就醫診治若持續高燒不退,則需立即就醫,找出正確病因,依醫師指示按時服用退燒藥等藥物來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產生其他的併發症。




上一頁 下一頁

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
繼續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