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馨婦產科烏恩慈醫師日前於其社群帳號上發文表示國健署因應產檢次數增加,推出新版的孕婦衛教手冊,卻發現明顯的錯誤,特別是胎動的說明。他表示難怪門診常有週數未滿20週的媽媽 ,因感受不到胎動慌張地要求檢查胎兒狀況。
懷孕媽咪討論區中的熱門關鍵字胎動一定榜上有名,因為新聞中常見到胎死腹中的報導要準媽媽多注意胎動以避免造成遺憾。到底什麼是胎動?懷孕幾週時能感受到胎動?胎動於孕期中的高峰?如何自我監測胎動?等問題,小編都整理於這篇文章中,讓準媽媽能參考。
什麼是胎動?
胎動是準媽媽感受到新生命的重要線索,是除了產檢之外,另一個可以感受到寶寶存在,與寶寶互動的方式。隨著肚子裡寶寶的成長,寶寶開始會在媽媽子宮內伸伸手、踢踢腿,胎動會越來越明顯,頻率也會越來越密。為什麼會有胎動產生呢?因為窩在母親肚中的胎兒,並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都是一直處於沈睡的階段,他也是會有自已一套的生活作息,而且這套作息跟母親的作息毫不相關。根據一些研究發現:胎兒的睡眠時間大約從20-75分鐘不等,也就是說:胎兒只要在媽媽的肚子中玩累了,就會自行小憩一下,且最長的睡眠時間大都不會超過75分鐘,所以胎兒不睡覺的時候,就會有一些動作出現,也就形成所謂的胎動。
至於胎動的種類,詳細區分可以分成細微的胎動以及大動作。細微的胎動如伸、屈手臂,手掌張開、閉合,或是動動嘴唇、打哈欠等等,這些動作大部分的孕婦不容易察覺。另外有一些大動作,如翻身、踢腳等等,這是比較容易察覺的。透過胎動,媽媽可以瞭解寶寶的心情或健康狀態。一般來說,胎動就是媽咪們所感受到的胎兒活動,但是透過超音波檢查,媽媽們可以看見更細緻的胎兒活動。
何時能感受到胎動?
根據烏恩慈醫師臨床觀察,只有少部分第一胎的媽媽可在20週前感受到微弱的胎動,而半數以上的人要到接近24週時才能感受到明顯的胎動。不過這種週數不是每個人都一樣,有些人是因為胎盤的位置恰巧擋在身體前面,或者是羊水較少,會較晚才感覺得到胎動。胎動剛開始出現的感覺和腸胃蠕動難以區分,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二胎的媽媽能較早感受到胎動,因為當第二次懷孕出現類似感覺時,媽媽就能根據經驗判斷這是胎動。另外也有人說胎動一開始很像有人在肚子裡亂摸,或是小魚在肚子裡游泳的感覺。護理師CC則於書中分享,胎動的感覺像是小魚在肚裡面吐泡泡,又好像是腸蠕動的感覺。
胎動的高峰出現在何時?
肚子裡寶寶的發育到28週後已經較為成熟,準媽媽會比較明顯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拳打腳踢,胎動不只是寶寶生命力的表現,也可以藉由胎動的觀察來瞭解寶寶的發育與健康狀況。寶寶胎動的頻率隨著懷孕週數越來越頻繁,根據胎兒的發育情況,胎兒的活動也會發生變化,並影響胎動的情況。大約在34週左右達到高峰;36週之後因為寶寶越來越大、子宮裡的空間越來越小,所以寶寶的胎動情況會減緩。在24週之前胎動的強弱每天會有落差,可能有幾天動的很明顯,但隔幾天比較忙、天氣冷時感受度又會下降,因此醫師一般都是建議媽媽24週後再觀察胎動即可。
準媽媽胎動自我監測方式
烏恩慈醫師建議,其實每個寶寶都有習慣的作息和固定的節奏頻率,有些孕婦覺得胎兒整天都在動,有些寶寶就是比較文靜。因此只留意胎次數和前一天差不多即可,不用和其他人比較。孕婦可在胎動最明顯的時段(通常是睡前)花個十分鐘注意感受「他有在動」就好。如果暫時量不到胎動,可以進食或攝取飲料後再測,或放音樂刺激胎兒,若持續一小時感受不到胎動,就立即就醫!
有一篇網路農場文宣稱「胎兒動太多可能是缺氧前兆」。這完全是錯誤的資訊,胎動增加表示胎兒狀況良好,絕不是寶寶有問題在發出警訊。這樣的迷思來自於劇烈的胎動容易讓媽媽聯想成胎兒是被臍帶纏繞,吸不到氧氣在掙扎求救。但其實胎兒在子宮內不會呼吸,臍繞頸極為常見,只要胎盤功能正常,臍帶血流順暢,胎兒並不會缺氧。另外,媽媽觀看刺激電影、運動後常會發現胎動明顯,則是母體心跳血壓上升,連帶讓胎兒活動力暫時變強的正常生理現象,也不是寶寶被劇情嚇到的反應。
#懷孕胎動的感覺 #第一次胎動的感覺 #胎動頻繁 #胎動減少 #如何測量胎動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