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旺是個1歲2個月的寶寶,雖然已經能吃固體食物,仍是以配方奶為主食,媽媽餵他吃飯,吃不到幾口就吐掉或搖頭不肯吃。然而配方奶也是愛喝不喝,每次到了用餐時間就是一個打仗的狀態,面對家有這類孩子爸媽該怎麼做呢?一歲寶寶飲食該如何調整才能提高孩子的接受度呢?
一歲寶寶飲食正處於過渡期
爸媽需要先有一個觀念:一歲寶寶飲食正處於過渡期。當寶寶周歲後,在飲食方面會逐漸與成人同步,母乳或配方奶也不再是主食,但寶寶的咀嚼能力也還不像大人那麼好,不管是軟硬度、鹹度、甜度都還是要有所區別。而一歲寶寶飲食問題確實讓許多媽媽覺得十分苦惱,寶寶剛滿1歲還在起步階段,如果每一次吃東西都是強迫式的,不僅爸媽苦惱,孩子也很辛苦。
孩子從喝奶進入添加副食品,由半固體到固體食物,是從四個月左右開始陸續增加的。如果因為孩子拒絕其他食物而不再嘗試,繼續以牛奶為主食,無形中也減少了接受其他食物的機會。馬偕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於《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書中分享,試過多種食材後,如果寶寶對固體食物接受度很高,就可以開始增加餐數,一歲以前除了蜂蜜之外,千萬不要刻意閃躲甚麼食物,只要是天然食材,都可以吃。我們的目標是寶寶八個月大的時候,應該已經嚐過所有山珍海味,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豆類、魚、肉、雞蛋、澱粉類等等。一開始切記少量多樣化的原則,每種食物吃個兩口就停,不要追多,不要過量,更不要心急想一餐取代喝奶。
好動的階段 白天可多消耗孩子的體力
一歲多的孩子正是好動、好玩的時候,吃東西也較不安分,一般孩子的食量都會比過去差一些,不一定每餐都吃得很好,所以幾乎都還會繼續喝母奶或配方奶,補充營養。建議爸媽注意孩子的活動量,白天多帶他到公園走動,或者帶著孩子做一些探索的活動,消耗適度的精力,但也要注意不能太累,太累也會胃口不好。
一歲寶寶飲食,除了增加體力的消耗外,其實進食方式是可以開始改變的,例如把鮮奶裝在杯子裡以吸管吸食,或者讓寶寶練習捧起杯子喝。進食方式的改變,可以減少孩子對奶瓶的依賴,而父母也能利用食具的變化,加入其他食物,讓寶寶漸漸接受。
多樣化的菜色增加接受度
當孩子滿一歲時,副食品就不再只是輔助的食物,而是正餐。因此一歲寶寶飲食在副食品份量應該要比奶量多,這時也不必再另外製作方便咀嚼的副食品,而是讓他們可以跟著大人一起吃烹煮食物,但若有些較難咬碎的食物,可以用食物剪簡單處理,像是過長的蔬菜、太厚實的肉等。
調整主食種類不要把主食限定在牛奶、飯這一類食物上,如果他願意吃蛋、土司,也可以先替代。另外要留意孩子是否因接觸其他零食、點心而影響正餐。另外,注意菜色多樣化,多點變化除了讓孩子提升各種食材的接受度,也讓孩子對用餐這件事情更有期待。如果孩子對於副食品出現不耐煩或不愛吃的態度,可能要想想看,是不是東西太淡了,不好吃?其實可以加一點點鹽巴、橄欖油,甚至是糖來調味,或變化一些顏色,讓食物看起來可口些。
準備專屬的座位及餐具
提供寶寶專屬的座位及可愛餐具,可以提高寶寶的進食意願與動機。此外,也請提供可以專心吃飯的環境,把玩具、玩偶以及任何與吃飯無關的東西都收起來,才有可能好好的吃飯,養成待在定點好好吃飯的習慣。追著寶寶跑來跑去的餵飯,寶寶享受不到吃美味食物的快樂,爸媽每餐飯也都會很辛苦,寶寶也比較難區分吃飯跟玩耍的差別,就會比較難好好吃完一整碗飯。此外,也請關掉電視,收起手機,以免以後孩子得依賴電視及手機陪伴才能好好用餐。
爸媽心態上的調整 減少責備
孩子若是經常在責罵的氛圍進食,對於吃不會有主動的意願。用餐時,請多鼓勵孩子嘗試,但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吃掉多少份量,以免造成反效果。當然,爸爸媽媽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以及全家人開開心心的用餐,都會讓孩子食慾大開,更樂於接受各種食物。唯有多瞭解孩子的個性,有恆心地嘗試與執行,才能和孩子一起走過這段過渡期。